转载来源:童书妈妈三川玲(ID:tongshuchubanmama)
#公号原创 #越读越笃定的教育好文 #白涛涛专栏 #童书妈妈三川玲
白滔滔|撰文
[image=https://livecan.net/assets/files/2022-03-22/1647929132-827317-640-2.gif width=70 unit=%]
近来疫情反复,又变得严峻起来,我们还能正常工作和学习吗?还能回到疫情没发生之前的状态吗?显然,疫情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,很多改变都已发生,教育也是如此。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有哪些趋势?下文是来自白滔滔老师的教育观察。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正在居家隔离。
因为,前几天,我去了湖南长沙,那里出现了一例确诊病例。我和确诊病例,都在岳麓区,因此被要求在家隔离。
好像,又回到了疫情刚爆发的那个2020年春天。
我又习惯性地打开了曾经每天必看的新闻里的“抗疫”栏目。
然后,我看到了这样的新闻:
河北唐山:全面进入应急状态,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一律暂时关停。
正能量满满!韩红肖战易烊千玺等明星支援吉林,齐心抗疫获赞无数。
上海某211大学生封校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?
记录“封城”的第四天丨深圳疫情一直不见好转,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
北京3月17日新增7例本土确诊病例、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。
焦虑症患者如何度过居家隔离期?
……
已经记不起来了,这到底是第几次疫情反复了。
以为,过了2020年的春节,就会好了;以为,到了2020年的夏天,就会好了;以为,到了2021年,就会好了;以为,2021年的冬天,是疫情的最后一个冬天了;以为,全世界人民开始打疫苗,就会好了;以为,2022年,病毒转为轻危害,就会好了……
可是,现实一次次地告诉人类,我们,还是太善良了,太单纯了,把病毒看得太简单了。
换句话说,我们要彻底改变,面对病毒的思维模式了。
不要再“等”和“期盼”了:疫情结束了,我们就可以回到2020年之前的那种生活,孩子上学、大人上班、旅游度假……而是,要认真考虑这将是常态的、反复的——我们要在共存的状态下,来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,乃至人生。
因为,2020年,永远也回不去了;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裂缝,也永远不会弥合了;疫情之后的世界,不仅样貌发生了变化,连很多的运行规则,都改变了。
疫情让人重新思考
好工作、好学校虽然很重要
但【真实】更重要
我有一个朋友在加拿大生活,他跟我说,疫情后加拿大出现了一股辞职潮流。
很多年轻人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,但随着疫情缓解,公司要求员工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,结果,加拿大迎来了辞职潮。
这些年轻人发现,在家办公,省下了通勤时间或一些不必要的公司事务,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,去健身、阅读、发展自己的爱好,一旦体验了这种自由,很难再回到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之中。
疫情让加拿大的年轻人,意识到自己生活的重要性,甚至不惜辞掉工作来追求幸福,那么,在教育上,我们也是不是不一定非读名校不可呢?
我认识一位考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的学生,还没有出国,就已经毕业了,他在线上学习,并通过考核,从没去过实体学校,那么,他的这个名校,到底是上了还是没上呢?
疫情中,他的经历不是个案,很多孩子考上了国外名校,发现只能在家上网课。于是,大家开始思考:名校的价值,到底是什么?
我们,可以这样选择:自己水平如何,就上什么学校,而不一定是排名高的学校;自己喜欢哪个领域,就学什么专业,而不一定是热门的专业——这样不好吗?
或许很难理解。
因为,我们总是认为,哪怕我的孩子不够优秀,但是,一次成绩考得好,上了清华北大,肯定能激发他的学习动力,以及跟周围更优秀的同学学习,最后,会成为优秀人才。
然而,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。
我的一个朋友,是清华建筑系的。他说,清华里最悲催的,就是依据特殊政策照顾招进来的那些学生。
他们来到清华才发现,清华的课程难度、进度,是按照起点极高的学生设置的,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都很难跟得上。反而,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。
来到社会上,也是如此。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清华毕业的,期待值很高,一旦不能出类拔萃,就会受到大家的鄙视:就这水平,还清华的呢!
所以,这位朋友说,就学校而言,还真得找适合自己的,而不是水平最好的。如果你自己是人中龙凤,那么,到清华北大就是如虎添翼。如果,你不是,那么,就只能被暴击,生不如死。
疫情,让我们可以更真实地面对自己的能力。
我们可以把成绩单,当作体检单一样看待。
大家都知道,体检单,如果隐瞒自身缺陷,那是轻则伤身,影响健康,重则危害生命的。所以,大概率上,就算有人的体检单更优秀,你也不会占为己有。
但是,成绩单呢,我们总觉得如果有更好的成绩,哪怕并不是你真实水平的反映,你也会接受——就像我们高考前拼命复习,考试结果并不呈现最真实水平,而是做题水平、记忆水平。
其实呢,无论是体检单还是成绩单,如果是虚假的,危害都是一样的。只不过,危害来临的时间早或晚罢了。
成绩当然重要,成绩好当然更重要,但是,性命攸关,真实最重要。
疫情中,
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
不要设置单一教育目标
要给孩子留出空间
最近,我亲戚家刚上初中的孩子,因为忧郁症休学了。这绝不是个案,我们从家长那里听到的、看到的,包括官方给出的数据,都表明比例已相当高了。
本来,中国的孩子,就处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爆发区。
1、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剧烈变化,在中国是少有的,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;
2、中国家庭形态,也发生了巨大变化,先是计划生育,后是鼓励生育,还有,越来越高的离婚率;
3、中国的高考制度,在全球都逐步减少一次性考试来衡量教育水平的大趋势下,仍然看不到改变的迹象;
4、中国上升空间不足,教育资源稀缺,且异常不平衡……
你看看,每一个因素,都在摧残着中国的孩子。
更何况,这次疫情导致学校因管控压力动辄停课停学,三年了,很多孩子都没有体会过不戴口罩的教室,自由交谈奔跑的校园生活,长期居家线上学习,无论成人还是孩子,内心都积压着不少焦虑与负面情绪。
这种心理影响,并不会随着疫情的减弱而消逝,极有可能持续地影响这一代孩子。
那么,我们就更有必要,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中,让出一些空间,给孩子心灵安宁。如何做呢?就是不要给孩子设置单一的教育目标,而要“多元”。
大家还记得吗?有一段时间,外企大量离开中国,不少员工被裁员,还有人为此自杀。
很多人可能不理解,失去一个工作,为什么就自杀了呢?因为这些人把自己的幸福和成就全部都依托在公司上了,世界500强企业,工资福利都好,他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工作到老,如今公司不认可他了,他存在的基石坍塌了。但是,他要能给自己留一点余地,留一些工作之外的心灵空间,都不会走到自杀那一步。
在教育上也是一样。不要依托于某一单一目标,比如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,一定要去考上公务员,一定要创业……这都是单一目标,当我们把成长和教育的目的设置成单一目标时,一旦没有达成,整个人的生命就会出现问题。
有人说了如果目标都实现呢?就算你所有目标都可以实现,但目标没有尽头啊。你读了北大清华,那还没有去哈佛呢;读了硕士还没有读博士,读了博士,30岁还没有成为博导;成为博导了,还没有得诺贝尔呢;你就算得了一个诺贝尔,还想得两个,超过居里夫人呢……
幸福感往往来源于目标达成的那一刻,下一瞬间,就会有一个新目标出现。如同吸毒一样,只有刚吸的那刻特别爽,几分钟药效过了,还需要更大量的毒品来维系。
我并不是说目标不好,而是我们的逻辑不对,导致了我们总生活在达不到目标的恐慌和焦虑里。
因此,作为家长,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享受过程,告诉他们如何面对目标,达成会怎样,没做到又会怎样,而不是让他们把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一个东西上,“输”了就觉得人生坍塌了。
最后
疫情给我带来的感触是
要拥有应对变化的能力
我们家长,在教育上,太要求安全感和掌控感了,所以,双减一来,很多人慌了,学区房取消,很多人慌了,疫情一来,上线上课,很多人又慌了……
但这些变化不随我们个人意志而消失,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,平均30年,就会有一个大的社会变化出现。
也就是说,我们一个人过一辈子,至少会遇到两到三次的巨大变故,瘟疫、战争,都是我们无法预测的世界性灾难。更不要说普通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无法掌控的意外了。
一些家长最常说:我的要求不高,就是希望孩子过安稳的生活,有一个旱涝保收的工作,有一个幸福的家庭,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就可以了。
但是,我们有没有理性思考过:这些要求符合现实吗?
你希望孩子找到一个能干一辈子的安稳工作,政府和国家都会更迭,工作怎么会不变呢?十几年来,我们看到多少工作已经退出历史舞台、彻底消失了呢?
还有,幸福的家庭和健康的身体,关于这两方面,即使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,去营造去维护,结果都可能无法预料呢。
要知道,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,孩子的一生,一定会面对困境、经历波折的。孩子的教育,也一定是变化超过稳定的。
我们千万不要试图寻找一个确定的、能够掌控的东西,而是告诉孩子,未来任何变化都可能比这次疫情还要大,但是我们仍要正常生活和工作下去,这才是我们面对变化应有的思维模式。
疫情,终究会渐渐平息。
但是,我们不要在这个经历中,被打垮、被负面影响,而是更坚强、更清醒、更理智、更好地生活下去。
注:封面图片来自网站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cn/
作者:zydeaosika
[image=https://livecan.net/assets/files/2022-03-22/1647929428-761976-640-4.png width=100 unit=%]
童书妈妈三川玲,教育出版人、童书评论人、TEDkids智库专家、中国营地联盟理事,亲自下场看了5000+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,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,享受写作。著有《通往幸福的教育》和《孩子天生爱写作》(即将出版),儿童写作音频课《顺应孩子天性的写作课》(喜马拉雅)。
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:童书妈妈三川玲(ID:tongshuchubanmama)